中小紙箱廠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
中小紙箱廠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
從2016年底一直持續到2018年上半年,國內紙業市場迎來兇猛的漲價潮,瘋狂到一紙難求。當時因為廢紙單價的高企,直接導致原紙一卷難求,很多大型造紙廠家,都要求直接現金交易,款到發貨或預付款,這就對很多中小型紙箱廠的生存帶來考驗。資金流成了紙箱企業的救命稻草。瓦楞紙箱行業的資金周轉期都普遍偏長,因此更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深入分析,加強紙箱廠的資金管理效率,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現金流風險,增強行業競爭力。
中小紙箱廠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下:
一、資金管理意識薄弱
大多數紙箱企業都存在著”銷售為王”的概念,更注重于企業內部的生產及銷售管理,老板及管理層的工作重心都是在追求企業規模,擴大銷售收入上,缺乏對現金流重要性和資金時間價值的認識。大多數企業的老板不知道流動資金有一個循環周期,反正企業沒錢了,就想辦法從各種途徑拿錢進來就是,從來沒測算過流動資金從投入到收回需要多長時間,及這個周轉期對企業的影響。
二、應收賬款管理比較粗放
大多致力于事后控制,而事前為應對市場競爭,加大市場份額,紙箱廠制定了寬松的賒銷政策,而導致應收賬款周期長,壞賬嚴重,并且管理層考核重點在擴大銷售數量上,而非銷售收入的質量,缺乏對客戶信用狀況的嚴密考察。大部分紙箱廠銷售人員都是為了業績急于推銷,對于交易條件,尤其是貨款回收,都采取低姿態,只要能成交,什么時候都可以,結果在模糊之中就開始交易行為,等到收不回款時,才發現問題大了。
三、應付賬款周期沒有談判主動權
紙箱廠由于處在供應鏈的弱勢地位,主要原材料原紙大都屬于行業壟斷供應,完全是供方市場說了算,原紙供應商普遍的賬期是15-30天,遇到供應緊張的時候,都要求預付款或現金交易,導致紙箱廠過早的支付了應付賬款,占用太多的自有資金,不能充分利用應付賬款的短期信用融資特性,進一步拖慢了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。
四、大量存貨積壓
紙箱廠的存貨主要體現在原紙、半成品、成品,這三部分存貨大量積壓是大部分紙箱企業的管理之痛。原紙采購量無規劃,一般都提前兩個月采購,某些特殊紙種提前購進后,因客戶訂單變更而變成呆滯料卻沒有及時處理;原紙日常進出管理松散,同紙度同紙種的紙頭沒有有效控制及數據統計,就存在信息失真,這直接的影響到了紙箱廠的采購決策和經營生產;半成品區不能及時消化,銷售部隨意開單備貨,或中途被取消的訂單不處理,導致半成品積壓在現場等,生產部也不敢隨意處理,這樣日積月累,半成品區呆料就越積越多。
五、設備投資無可行性分析研究
紙箱廠大型設備投資項目缺乏科學性,缺乏事前合理的分析論證,可行性分析,回報周期分析,導致投入產出不盡人意。很多瓦楞紙箱企業的老板對于擴大企業規模都樂此不疲,在投資設備上都非常大方,總認為有投入必能帶來更大的回報。例如,一家瓦楞紙箱廠,已經有3臺4色高速印刷機,一個月的印刷產量約為200萬平方米,但因為各種因素,實際產量未達標,導致還是不能及時交貨,老板沒有深人了解交不到貨的真正原因,認為還得再買一臺印刷機才能解決交貨的問題。紙箱生產設備的投資都很大,紙板生產線動則上千萬元,高速印刷設備動則三五百萬元,這么大的投資如果不事先計劃,評估可行性,盲目地增加,只會增加紙箱廠不必要的經營成本,還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現金流緊張的風險。
上一條: 無
下一條: 提高中小紙箱廠資金管理效率的具體措施